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學日歷
2013––2014學年 第 一 學期
課程名稱: 植物檢疫學 授課專業(yè)年級: 植保11級1-4班 人數(shù): 101 人
總學時: 48 本學期學時: 48 講課學時: 30 實驗學時:18 其它環(huán)節(jié) : 學時
任課教師: 朱明旗 張皓 教師所在單位: 太陽集團8722網(wǎng)站 學歷職稱: 博士 講師
教材名稱: 植物檢疫學 主編: 許志剛 出版社: 高等教育出版社
參考書名稱:1.植物檢疫學(商鴻生等主編) 2. 植物檢疫害蟲手冊(全國農業(yè)技術推廣中心編) 3. 植物檢疫的理論與實踐(王春林主編)
教研室(系)主任簽字: 教學院長(主任)簽字:
上課周次 |
周 學 時 |
其中 |
計 劃 教 學 內 容
(章節(jié)名稱,、講述的內容提要,、實驗的名稱,、課堂討論的題目) |
備注 | ||
講課 |
實驗 |
其它環(huán)節(jié) | ||||
第 1 周 |
4 |
4 |
|
|
第一章 概論 植物檢疫與植物檢疫學,、植物檢疫的特點、植物檢疫與植物保護的關系及植物檢疫的重要性 第二章 植物檢疫法規(guī) 第三章 有害生物風險分析(PRA) 有害生物風險分析的概念,、意義,、程序和方法 |
|
第 6 周 |
4 |
4 |
|
|
第四章 植物檢疫程序 檢疫許可、檢疫申報,、現(xiàn)場檢驗,、檢疫監(jiān)管、實驗室檢測,、檢疫處理與出證 第五章 植物檢疫性真菌病害 檢疫性病原真菌的檢驗方法,、小麥矮化腥黑穗病 |
|
第 7 周 |
4 |
2 |
2 |
|
第五章 植物檢疫性真菌病害 小麥印度腥黑穗病、煙草霜霉病,、馬鈴薯癌腫病,、榆樹枯萎病、其他檢疫性真菌病害 實驗一 種子洗滌檢驗法 |
|
第 8 周 |
4 |
2 |
2 |
|
第六章 植物檢疫性細菌病害 檢疫性病原細菌的檢驗方法,、梨火疫病,、柑桔黃龍病,、水稻細菌性條斑病,、其他檢疫性細菌病害 實驗二 植物病毒血清學檢測 |
|
第 9 周 |
4 |
2 |
2 |
|
第七章 植物檢疫性病毒病害 檢疫性植物病毒的檢驗方法,、番茄環(huán)斑病、馬鈴薯帚頂病,、其他檢疫性植物病毒病害 實驗三 植物線蟲的分離 |
|
第 10 周 |
4 |
2 |
2 |
|
第八章 植物檢疫性線蟲病害 馬鈴薯胞囊線蟲,、香蕉穿孔線蟲、松材線蟲,、其他檢疫性線蟲病害 實驗四 植物檢疫性病原真菌的檢測 |
|
第 11 周 |
4 |
4 |
|
|
第九章 檢疫害蟲的檢驗與處理 檢疫害蟲的檢疫檢驗方法與除害處理技術,。 第十章 鞘翅目檢疫害蟲 谷斑皮蠹、稻水象甲,、馬鈴薯甲蟲等的疫情分布,、寄主、形態(tài),、傳播途徑,。 |
|
第 12 周 |
4 |
2 |
2 |
|
第十章 鞘翅目檢疫害蟲 檢疫性豆象類等的疫情分布、寄主,、形態(tài),、傳播途徑。 實驗五 檢疫害蟲的檢驗方法 |
|
第 13 周 |
4 |
2 |
2 |
|
第十一章 雙翅目檢疫害蟲 檢疫性實蠅的疫情分布,、寄主,、形態(tài)、傳播途徑,。 實驗六 檢疫害蟲的除害處理技術 |
|
第 14 周 |
4 |
2 |
2 |
|
第十一章 雙翅目檢疫害蟲 黑森癭蚊與高粱癭蚊疫情分布,、寄主、形態(tài),、傳播途徑,。 實驗七 鞘翅目檢疫害蟲的觀察與識別 |
|
第 15 周 |
4 |
2 |
2 |
|
第十二章 鱗翅目檢疫害蟲 美國白蛾、蘋果蠹蛾的疫情分布,、寄主,、形態(tài)、傳播途徑,。 實驗八 雙翅目檢疫害蟲的觀察與識別 |
|
第 16 周 |
4 |
2 |
2 |
|
第十三章 同翅目與其他檢疫性害蟲 葡萄根瘤蚜,、蘋果綿蚜及松突圓蚧的疫情分布、寄主,、形態(tài),、傳播途徑。 實驗九 鱗翅目,、同翅目檢疫害蟲的觀察與識別 |
|
說明:1,、本教學日歷由主講教師負責填寫。
2、本表一式二份:教務運行科一份,、自留一份,。
3、如果是其它環(huán)節(jié),,必須在備注中說明(課堂討論,、習題等情況)。
4,、每周課的內容占一格,。